超V对话 | 对话阿里钉钉与Nreal:AR将如何改变未来工作方式

在疫情的影响下,不仅带来了互联网线上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给VR/AR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比如说最近VR线上会议,AR眼镜测温,远程协助,压远程教育等等新的场景不断被挖掘出来。

几天前,钉钉正式对外宣布引入Nreal的AR眼镜到办公场景,作为拥有1500万企业用户,3亿普通用户的庞大办公生态,将如何激发出AR的优势,能否带来AR眼镜的规模化普及?

5月29日,由VR陀螺、人民网5G创新中心、天翼云VR联合推出的超V对话第四期正式播出。本次节目中,阿里钉钉高级专家 AR眼镜项目负责人蔡国祥蔡,以及与钉钉联合打造了Dingtalk Work Space的Nreal产品负责人吕唯,将从办公场景切入,分享AR在未来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c0974vv76us.html


Q:为什么将Dingtalk Work Space定义平行协同空间?

蔡国祥:当初我们跟Nreal接触时,对这个产品要打造成什么样的场景,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已经有一些设想,正好因为疫情期间大家都是线上办公、上学,钉钉的音视频用户量有了非常大的增长,也看到了整个社会非常大的需求。我们思考是否可以借助AR眼镜这么一个非常前沿的智能硬件,跟钉钉的音视频会议功能结合,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AR眼镜相比VR而言,它最大的优势是能够看到现实的场景,能够把一些虚拟的信息叠加在现实场景上,所以就有可能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之外,再打造出一个线上平行的空间,这个空间跟钉钉的功能结合,可以用来协同办公。所以这是我们最早的一个初衷,然后去设想这个场景能够怎么样发挥出AR体验的一个优势,这是后来一步步跟Nreal一起来打造的。


吕唯:我感觉其实原先在很多的科幻电影里面,大家对于这种AR增强现实的全息会议有很多场景的设想,可能在大家的设想中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会看到,借助现在最前沿的一些科技,我们已经可以去让用户有这样身临其境,同处同一空间的感觉。加上AR虚实结合技术,实质上参会者可以做到“足不出户面对面沟通”,它带来了高效、便捷的功能。在疫情下,我们推出这样的一款产品,希望帮助用户达到更理想的远程办公效果。


Q:钉钉在大部分企业的使用途中,偏向通用性功能,比如说任务管理、线上会议沟通等。AR作为钉钉音视频功能辅助,将会产生其他的一些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吗? 


蔡国祥:钉钉是一个to B的数字化办公平台,我们服务的是行业客户、企业客户。视频会议功能是企业级服务中一个最基本的服务。钉钉基本视频会议功能,有很多行业通用的不同应用场景,比如说钉钉平行空间,多人同时沟通功能,基础远程协助场景。目前钉钉比较重点的行业方向,比如教育、制造、工业、医疗,包括政府部门,在这些行业里面,我们都能看到一些行业化的场景,把AR和钉钉的音视频功能结合,产生适用的行业解决方案。比如远程教育,结合AR呈现直播教学、三维课件教学场景,能够达到之前在课本或者在电脑这种平面上所实现不了的教学场景效果。

AR眼镜是下一个超级交互平台,以第一视角的视频传输,未来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替代手机、电脑的交互平台,所有行业场景叠加AR技术后,所有行业场景都可以重构,带来新体验,虚实结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这是我们非常期待的。


Q: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AR眼镜用在不同的场景下,现有的形态是不是需要做一个变更,还是可以适配各种不同的场景?


吕唯:对于Nreal AR眼镜来讲,具体的产品定义要跟着具体的使用场景来走。不管时to c端的或b端,产品形态可以是千差万别。其实AR硬件的定义是要针对某一个特定化的场景去做的。所以Nreal是一款比较适合来做远程协作或者视频会议的AR眼镜,它有硬件设备的亮点,显示的效果非常好,视场角非常大,亮度色彩还原度高,清晰度非常高,在这种特性下,给使用者呈现出真实、流畅、高清晰度的画面。 


Q:请两位谈一下,就目前AR眼镜设备来说最能够结合什么场景,以及对哪些行业来说是有强需求的。


蔡国祥:从钉钉的角度出发,从软硬件各方面来讲,首先可能是从to b行业切入是比较合适的,还没有到能够去to c行业覆盖的阶段。从to b行业来讲,这跟钉钉的行业属性非常吻合。现在看到的是在教育场景里面有比较好的结合;工业制造领域做远程操作指导和设备远程检修,也是有非常明确的需求;现在国家重点在推的医共体的体制,为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可以做远程会诊场景;如零售物流,为达到高效低失误率的效果,利用AR远程做指导。像等等这些行业里,钉钉可以提供行业的落地场景很多,同时我们依然在探索,希望能解决目前行业里一些效果不好,体验不好的问题,给用户带来一些差异化的价值。


Q:现在钉钉用户有倾向性吗?比如说咱们更多的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


蔡国祥:会有一些,但是其实没有非常大比例上的倾向性。首先钉钉主要服务的是中小企业,因为大企业会定制企业内部数字化管理的一些解决方案,有内部OA或者智能人事等软件。钉钉的初衷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提供通用的平台,免费的解决方案,让中小企业零成本就能够用得起数字化办公软件,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转型升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钉钉也专门为大企业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包括我们刚刚发布会发布的一款叫专属钉钉的产品,希望钉钉有企业自己的logo,企业自己的设计属性在上面。

钉钉到目前的确面向互联网行业的企业会更多。当然对于很多传统企业而言,他们虽然对于数字化、网络化、在线化的概念,可能一开始接受的或者理解并不深,但是相反他们有数字化管理工具的强烈需求,来帮助他们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做转型升级。


Q:现在市场上的整个AR眼镜,不管是从光学显示,还是说最后呈现的效果,包括眼镜的一个形态上面,其实都有非常大的差异。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企业级应用的AR眼镜终极形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吕唯:这个行业整体的发展都是比较初期,包括各种供应链上面也都不是特别的成熟,还有硬件的各种技术问题,在整个行业上AR设备的价格还是偏高。我觉得首先如果定位是企业级,确实能够解决客户的一些问题,能带来一些实质价值上的提升。但是这个提升只是个养点,他不是个痛点,好像没有让企业客户为了这一部分的改善,去愿意花大价钱,然后来购买这样的设备。

 

实质上这是两方面,一方面价格要往下降,一方面可能在整个硬件产品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光学显示,低功耗和续航电池的问题,再说到我们的定位,如果说是需要做空间定位,能不能做到非常精确的追踪,比现在有一个更大的提升,这会是未来的一个比较终极的形态。

 

从整个佩戴感上来讲,现在对于这些问题是否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其实对于每个问题都可以展开来讲,要做一款AR眼镜的话,是一个比较长的链条,各方各面都会涉及到,那么具体到每一个问题上,现在整个行业都会面临一些挑战。具体说到光学这一块,如果想要追求一个非常终极的方案,在现阶段实际上你是很难去批量交付产品的,选择一个当下比较成熟的方案,我们追求的是在当下能够去把现有的成熟方案打磨到极致,那么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能够借助现有的优势,扬长避短,来解决某些场景下可以解决的问题。


 

Q:好的,我们了解到其实AR在整个普及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钉钉会怎样来推动这样一个AR硬件落实到企业用户上?对于小公司来说,它可能推动的力量有限,现在借助今天这么大的一个平台的话,是不是代表我们现在就有规模化普及的苗头了?

 

蔡国祥:我们说不上推动,钉钉背后代表的是1500多万的企业客户,对AR眼镜这个行业,包括对行业产品的软硬件,会提出我们的需求,所以主观上我们不是为了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当然客观上因为行业需求去寻找一些落地点,有助于AR眼镜行业的规模化进程的话,钉钉是非常乐于见到的结果。

我们更多从用户场景和需求出发,考虑把AR技术引进去,会逐步开放所有的硬件生态合作,给到用户一些新的选择方案。

 

Q:钉钉旗下有一个钉钉智连这样的一个硬件生态,AR硬件也属于生态里面的一个部分,钉钉在选择这些硬件的时候,出发点只是为了提升音视频的一个作用,还是会有其他的一些考虑标准?

 

蔡国祥:是这样,钉钉自己打造基于开放平台上面的整个硬件生态,您刚才提到的钉钉智连这款产品,所有跟钉钉深度合作的硬件产品,都会被打上钉钉智连这么一个标志,意味着这些硬件产品已经跟钉钉合作,同时也通过钉钉的认证和授权,可以使用钉钉的相关功能。

除了和AR行业合作,钉钉目前也接了基于打印的、基于网络路由的设备,包括我们钉钉自己的考勤机,包括我们现在有很多合作的门禁设备,包括视频会议的这种设备,我们所有的这些设备深度合作进来之后,都会以钉钉智连这么一个标准去推进双方的合作。

 

Q:从使用方的一个角度来看,蔡总认为目前的AR眼镜体验怎么样?

 

蔡国祥: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其实要结合受众群的实际使用场景来说,就平行协同空间办公领域而言,从软件体验上来讲,达到了我们合作前的预期,把我们想要的场景做出来了,体验效果也达到了我们之前的预期。

但是咱们跳出这个行业,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对硬件上的体验离用户的预期来讲还有一些差距,用户不了解这个行业目前的门槛难度在哪里,只会单纯从体验感出发:觉得这个眼镜是不是能够更加小巧,更加轻便,续航时间更加强,显示更加好。这些问题也是目前行业的的门槛,需要整个行业来突破来克服。

 

Q:请问两位认为目前AR的演进带来的这些功能是否能够真正的起到一个生产力工具的角色?

 

吕唯:我觉得其实是分两块来讲,其实首先我觉得对于比如说b端和c端来讲的话,它可能在生产力的提升方面是不太一样的。我们收集了很多c端市场和用户的反馈,在设计领域里,用户在进行 holographic meeting的这种情况下,利用远程协助对生产力有很大的提升。其实对于整个设计行业来讲,有很大的效率提升,基于Nreal开发的远程全息会议,会议里的功能就更加的AR一些,比如说用户可以自建一个3D形象,和对方共同分享不仅限于图片、文字这样的平面素材,还可以分享3D的一些素材。

从b端的角度来讲的话,刚才蔡总所提到的这几个是比较关键的,像教育、医疗、工业的远程协助,这些都是我们目前能看到实际带来生产力提升的一些方式,

 

Q:我们在评判一个事物是不是真的效果很明显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一些数据标准来衡量这个效果的作用吗?

 

吕唯:其实不管是c端还是b端,都会有一些关键的用户数据,可以直接的反应出来用户的一些粘性,包括用户是不是真的觉得这些东西解决了他们的问题,甚至可以具体到某一些功能。有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实验性的东西,比如说先把这些功能release出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用户是不是高频的去使用这样的功能,来知道这个东西是不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方式。


Q:钉钉作为一个使用方来说,引入VR产品时,大规模使用的话,会有一些数据标准吗?

 

蔡国祥:对企业来讲很明确,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生产工具来用,做到降本增效。这个叫净产出,相比于它的投入和成本而言,它为企业所创造的是有更多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的话它是比较明显。

对用户而言能够真正解决痛点,产生了真正的使用价值,都可以用很量化的东西来考核的。


Q:蔡总从钉钉的角度来看,认为AR行业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真正的应用到咱们产业里面?

 

蔡国祥:目前整个行业还是处在0~1这个阶段,在尝试探索,有一些不同形态的产品出来。主要还是一些创业公司在做一些努力,大的公司入局并不多。

一定要找准这个行业的目标用户,能够解决用户的痛点,非常明确的使用价值。

再是怎么样能够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一方面是硬件成本,的确现在整个行业的技术难度,包括生产供应链的价格都很高,导致整个硬件成本都很高,动不动就是上万。另外一个就是要降低软件的使用成本。

还有就是从重量从硬件从电池续航来讲,还不具备让用户较长时间持续使用的这么一个条件,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长时间使用体感上还是会有一些排斥。

AR眼镜在现有的一些场景需求里,对用户而言是不是具备独一无二的优势,是不是最佳的一个硬件产品的方案选择,相比用户的现有方案而言,它是否具有一个无可替代的优势。

 

Q:Nreal下一款产品的迭代方向会是什么样的呢?


吕唯:从产品的迭代上来讲的话,我觉得大方向有两个,一个就是叫做加法,一个叫做减法。

我觉得有的时候其实做减法,比做加法要更重要一些。现在就广义上来讲,AR眼镜的竞争对手不光是其他眼镜,它的竞争对手是手机,是电视,是投影仪,甚至是你真实的生活体验。用户是在这样的各种各样的选择中去决定他是不是真的要用眼镜来完成他当下完成的这件事情。

在我们看来,首先我们考虑到现在当下行业的种种限制,比如说现在科技发展的水平上,到底哪些很核心的场景能够给到用户一个使用体验上的提升。

相反用一个做减法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当下第一代消费级的AR眼镜,应该完成的任务就是做好那一两件事情就够了。价格可能要到用户可以承担的范围,同时它的你可能再比如在教育市场上,你就告诉 c端的用户,他其实就是干这么几件事情的,然后你把那几件事情干得确实比现在的现有的解决方案要好。

同时还有一个就是平台的延续性,这是行业比较初期的阶段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没有生态,没有内容,没有很丰富的软件服务,我怎么办?只能借助成熟的平台上的现有的内容生态来做延续性。其实从硬件的形态定义上来讲,我们就是个分体式的,我一定要把它连接到手机上,而且要深度的去用杠杆效应来撬动手机上现有的成熟的生态。

说到下一代的话,从b端上来讲,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发布过相关的消息,在预言一款一体机形态的产品。其实在c端上来讲,我们会用一个更加做减法的一个思维,来找到基于我们这一代的初代产品。今年下半年会跟很多海外主流运营商做商业化落地,消费者就能在运营商的门店里就能买到AR设备他,用户反馈能让Nreal更加清晰的去定义下一代产品的,

 

Q:既然刚刚提到了运营商,今年其实5G概念非常火,带动了投资产业应用等多方面的一个活跃度。请问两位认为5G在企业级上AR演进过程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吕唯:在产业应用上,从产品或技术的角度上来讲,就5g提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特性,能让AR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的空间计算,或者说远端remote的slam,然后包括我的slam可以放在基站的边缘计算来完成。针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上,可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包括渲染这一块,很多人的渲染是在云端来做的,主要从云端再获取一个已经渲染的结果,直接就在眼镜端进行上屏,其实可以去减轻终端的各种计算压力。相应而生的,我觉得甚至能促使一些生态方面的变化。这是有很多想象空间的。


蔡国祥:未来会普及的这种依托于AR眼镜的购物社交,存在大量的数据传输、大量的数据计算,现在目前的方案都存在一些瓶颈,所以在5g上面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大数据量都可以放到云端, 4k视频的传输也能够达到无延时,这样的话整个行业的应用场景就会更加广泛,产品本身的价值就能够很清晰的体现出来,对用户来讲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用户体验会更好。整体而言肯定会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

 

Q:接下来是观众提问环节,有观众问到,如果明年苹果的AR眼镜出来,两位认为它会对这个行业的影响是什么呢?

 

吕唯:苹果可能内部研发AR眼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关于苹果到底会在什么样的一个时间点把这款产品推向市场也还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总体来说,作为一个AR从业者来讲,希望更早看到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来入局。大公司入局是更加快速的去推动了AR时代到来。扎克伯格本身非常相信下一个时代就是眼镜计算时代,他认为未年10年Facebook的发展目标里肯定是有这一块的,越多人投身到这个行业,时间点就会更早的来临。

 

蔡国祥:苹果AR眼镜这个消息已经传了几年了,中间有过好多不同的版本,最近的确刚刚有一些行业内部的爆料,就是有一些比较细节的信息的爆出,但是我个人还是持怀疑的态度,苹果进入AR行业,对这个行业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整体上还是利大于弊。

Oppo、Vivo已经发布了一些AR眼镜,一些概念机都已经有发布,大家也看到有些动作对吧?未来有可能他们也会入局,这些公司是有渠道优势,但渠道优势只是它优势的一小部分而已,它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还有用户资源,而且关键还有钱,对吧?所以这些大家伙进来之后,对目前在行业里的AR眼镜创业公司而言,有好处也会有冲击。

对创业公司而言,创业公司及早明确方向跟定位,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面,持续去打磨软件体验。

我们跟Nreal合作,创业公司跟钉钉这样有巨大用户量的平台来切入的,钉钉实实在在的,认认真真沉下心来,愿意跟大家一起去落地,去服务于行业客户,去解决用户问题。

咱们心不用过于着急,我们是有这样的一个扎扎实实的心意,来跟大家一起把这个行业做好做大。


发布时间:2020年06 月01日

服务 SERVICE

全平台互联网解决方案

  • 全平台应用
  • 响应式网站
了解更多

微信

微信二维码

合作伙伴 PARTNERS

华三科技 重庆移通学院 影创科技 昌辉集团 雷科电气 中睿政和 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海娜国 猪八戒网 阿里云 腾讯云 七牛云 又拍云 新网 华三科技 重庆移通学院 影创科技 昌辉集团 雷科电气 中睿政和 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海娜国 猪八戒网 阿里云 腾讯云 七牛云 又拍云 新网

Loading